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树模式”黑土地保护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的技术要求、实施步骤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采用“梨树模式”进行黑土地保护的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Units under the “Lishu Model” for Black Soil Prot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03/T 2-2023 \"梨树模式\"黑土地保护 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技术规程》是指导梨树模式下黑土地保护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几项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土壤保护措施
根据标准第5.1条,要求在农业生产单元内实施秸秆全量还田。这一措施旨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具体做法包括秋季收获后将作物秸秆均匀覆盖于地表,避免焚烧或随意丢弃。通过长期坚持该措施,可有效防止黑土流失,提升土壤肥力。
二、轮作制度
标准第6.2条规定了合理的轮作制度。建议以玉米为主导作物,搭配大豆、杂粮等进行三年一轮的轮作。这种轮作方式能够打破病虫害循环,减少连作障碍,同时充分利用不同作物对养分需求的互补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在玉米种植年份施加适量氮肥,在大豆年份则侧重磷钾肥使用。
三、精准施肥管理
第7.3条强调了精准施肥的重要性。提倡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目标产量确定肥料种类和用量。比如对于低氮土壤,应适当增加尿素施用量;而对于缺钾地块,则需补充硫酸钾等钾肥。此外还鼓励使用缓释肥料,延长肥效期,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四、机械化作业标准
在机械耕作方面,标准第8.4条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深松深度不得少于30厘米,且相邻两行间距保持在60-80厘米之间。这样做有利于疏松深层土壤,促进根系发育,同时也便于后续播种作业。另外,在春播时要确保播种机具调整到最佳状态,保证种子播深一致,覆土均匀。
五、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关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第9.5条指出需完善灌溉排水系统。建议每公顷设置一个集水坑,用于收集雨水并调节地下水位。同时还要铺设防渗渠网,防止水分蒸发损失。另外,为了方便机械进出田间作业,要求修建宽度不低于4米的机耕道,并定期维护保养。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梨树模式下黑土地保护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基本框架。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程,可以有效遏制黑土退化趋势,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