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辽宁省危险货物港口作业中罐区安全现状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从事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罐区安全现状评价工作。
Title:Safety Status Evaluation Details for Hazardous Goods Port Oper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 Part 1: Tank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020.1—2023 辽宁省危险货物港口作业安全现状评价细则 第1部分:罐区》是辽宁省针对危险货物港口罐区安全管理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制度建设、设备设施、人员管理、作业流程等多个方面对罐区的安全现状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罐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其中,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安全责任人。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则强调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在岗员工定期培训的重要性,要求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等方面,并且要有详细的培训记录。
对于罐区的设备设施,标准提出了严格的管理要求。例如,储罐必须按照设计规范安装,并定期进行检测检验,确保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能良好。压力容器、安全阀等关键设备需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定期校验,不得超期使用。此外,还要求罐区内所有电气设备均需符合防爆要求,线路敷设应整齐规范,接地装置完好有效。
人员管理方面,标准特别指出从事危险货物装卸作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悉所操作货物的性质及其危险特性。同时,企业应当配备足够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工作。标准还要求企业建立健全从业人员档案,详细记录每位员工的基本信息、培训情况及考核结果等内容。
作业流程方面,标准明确了各项作业前后的具体步骤。比如,在进行危险货物装卸之前,必须由专业人员对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作业。装卸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严禁违章指挥、违规操作。作业结束后还需对现场进行全面清理,确保不留任何安全隐患。
应急响应也是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报告程序、初期处置措施、救援力量调配等内容,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有效地展开救援行动。
总之,《DB21/T 3020.1—2023》为辽宁省危险货物港口罐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标准依据,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