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智慧景区的等级划分与评定要求,包括基本条件、信息化建设、服务与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智慧景区的等级评定和管理工作。
Title:Di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Smart Scenic Areas - DB35T 1716-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智慧景区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DB35/T 1716-2022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2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对智慧景区的等级划分和评定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在总则部分,标准明确了智慧景区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提升景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旅游景区。标准将智慧景区划分为三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三级智慧景区、二级智慧景区和一级智慧景区。
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强调了网络覆盖和设备配置的重要性。其中,三级智慧景区要求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二级和一级智慧景区则进一步要求网络带宽和稳定性达到更高标准。同时,标准还规定了监控摄像头、电子显示屏等硬件设施的数量和布局要求。
在服务功能方面,标准特别突出了智慧导览和智能客服的作用。三级智慧景区需提供基本的电子地图导览服务,二级智慧景区要增加语音讲解等功能,而一级智慧景区则需要实现AR/VR虚拟游览体验。此外,智能客服系统也是分级的重要依据,各级智慧景区需配备相应的人工智能客服来处理游客咨询。
安全管理是智慧景区建设的重点之一。标准要求各等级智慧景区均应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和应急响应机制。其中,一级智慧景区还需引入人脸识别技术,并与公安部门的数据平台对接,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在运营管理系统上,标准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包括票务管理、客流统计、资源调度等多个模块。例如,三级智慧景区要求实现线上售票和检票功能,二级智慧景区需要具备实时客流监测能力,而一级智慧景区则要实现智能化的资源调配和优化。
标准还特别关注了数据共享与开放。要求各级智慧景区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互通。同时鼓励开发面向公众的应用程序,让游客能够便捷地获取景区信息和服务。
总之,DB35/T 1716-2022标准为智慧景区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框架,通过对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安全保障、运营管理以及数据共享等多方面的规范,推动景区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