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菊栽培的产地环境、种苗繁育、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白菊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ite Chrysanthemum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15T 41-2022《白菊栽培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六安市地方标准,为白菊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在实际操作中,这要求种植者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性,选择适合的白菊品种,以确保产量和品质。
2. 土壤准备:规定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并要求深耕细作,施足基肥。这意味着种植前需对土壤进行检测,调整酸碱度至适宜范围,并通过深翻土地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合理施肥,为白菊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3. 定植密度:建议每亩种植株数控制在2000至2500株之间。这一密度既能保证足够的光照和通风,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4. 田间管理:包括适时浇水、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例如,在白菊生长期间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定期施加适量肥料,并密切观察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立即采取措施,如物理或生物防治方法,避免化学农药滥用。
5. 采收标准:明确指出当花朵完全开放且颜色纯白时即可采收。这不仅关系到产品的外观质量,还影响其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准确判断最佳采收时机。
以上几点只是DB3415T 41-2022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但它们涵盖了从选种到收获整个过程的关键环节,对于指导白菊高效栽培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