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制式全氟己酮智能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程序。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使用的预制式全氟己酮智能灭火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Design,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Code for Prefabricated PFC-141b Intelligent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6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预制式全氟己酮智能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34/T 4353-2022)是一项专门针对预制式全氟己酮智能灭火系统的指导性文件,该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间、配电室等场所的火灾防护。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系统设计
1. 防护区要求
- 条文规定:防护区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空气流通顺畅。同时,防护区内的可燃物种类和分布需明确记录。
- 解读: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防止全氟己酮在局部浓度过高,避免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准确记录可燃物信息有助于合理配置灭火装置的数量与位置。
2. 喷头布置
- 条文指出:喷头应均匀布置于防护区顶部或侧面,并保证喷射角度覆盖整个防护区域。
- 解读:合理的喷头布局能够确保灭火剂均匀分布,提高灭火效率。特别是对于复杂形状的空间,需要特别注意喷头的安装高度和方向。
施工安装
3. 管道连接
- 条文强调:所有管道连接处必须使用专用密封件,并按照设计图纸精确安装。
- 解读:正确的连接方式是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密封件的选择和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4. 控制单元调试
- 条文要求:控制单元在安装完成后需进行功能测试,包括手动启动、自动启动以及故障报警等功能。
- 解读:通过全面的功能测试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系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常工作。
验收标准
5.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 条文规定:验收时应对整个系统进行模拟喷放试验,检查其响应时间、喷射效果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 解读:模拟喷放试验是验证系统实际效能的重要手段,能够直观地反映出系统的设计合理性及其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
6. 文档资料核查
- 条文提到:施工单位需提供完整的工程竣工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
- 解读:完整详实的文档资料不仅便于后期维护管理,也是系统合法合规运营的前提条件之一。
以上是对DB34/T 4353-2022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遵循这些规范要求有助于构建高效可靠的预制式全氟己酮智能灭火系统,为各类场所提供更安全的消防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