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诚信计量示范社(街)区创建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计量器具管理、计量行为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及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开展诚信计量示范社(街)区的创建和评定工作。
Title:Creation Specification for Integrity Metrology Demonstration Communities (Streets) in Anhu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A43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346-2022《诚信计量示范社(街)区创建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创建诚信计量示范社(街)区,提升社区和街区的计量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创建原则与目标
标准指出,创建活动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提高区域内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计量管理水平为目标。这意味着所有参与单位都需承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例如,第三条明确要求各创建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计量管理制度,确保计量器具依法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计量管理体系建设
第四条强调了建立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制定年度计划、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等。同时规定,对于涉及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周期送检或校准,不得超期使用未经检定合格的设备。这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减少了因计量不准引发的纠纷。
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第五条提到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诚信计量建设当中来,比如设立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此外还提倡利用媒体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公众对计量工作的认知度和支持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市场秩序的良好局面。
持续改进机制
第六条提出了持续改进的要求,即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这一措施有助于保持创建工作长期有效,避免出现松懈现象。同时要求将评估结果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以此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总之,《诚信计量示范社(街)区创建规范》是一部具有指导意义的地方性法规文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