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下套种羊肚菌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林下套种羊肚菌的生产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est-Understory 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and Medicinal Plants - Part 3: Morel Mush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558.3-2022《林下套种菌药生产技术规程 第3部分:羊肚菌》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林下套种羊肚菌的生产过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林地选择与准备
标准要求选择适宜的林地进行羊肚菌栽培。林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适度的遮荫环境以及丰富的有机质土壤。在林地准备阶段,需清除杂草和枯枝落叶,并进行深耕翻土,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羊肚菌菌丝生长。
2. 种子质量与处理
羊肚菌种子的质量直接影响栽培效果。标准规定种子必须来源于正规渠道,确保无病虫害且活力强。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75%酒精擦拭或紫外线照射,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对种植的影响。
3. 播种技术
播种时应注意密度控制,一般每平方米播种量为50克左右。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此外,还需根据天气情况调整覆盖物(如稻草)的厚度,以维持适宜的小气候条件。
4. 管理措施
在整个生长周期内,需要定期检查田间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若发现有杂草滋生,则应及时清除;遇到干旱天气则要加强灌溉;而对于积水区域,则要及时疏通沟渠排除多余水分。
5. 收获与储存
当羊肚菌达到成熟期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子实体。收获后的鲜品应在阴凉通风处晾干或者采用低温冷冻等方法保存,防止腐败变质。
以上内容涵盖了DB33/T 2558.3-2022中关于林下套种羊肚菌生产的主要技术要点。遵循这些指导原则可以帮助提高羊肚菌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