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的建设要求、选址原则、设备配置、安装调试、验收与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Advers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Monitoring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DB34/T 4344-2022)是一部专门针对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下监测站建设的技术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布局
根据规范,监测站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交通流量及过往灾害情况等因素。具体来说,监测站应设置在易发生恶劣天气的路段,如桥梁、隧道口、急弯处等关键位置。此外,还要求监测站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20公里,以确保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设备配置
对于监测设备的选择,该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基本气象要素的测量精度需达到±1%以内;其次,能见度仪的最小分辨率为5米,并且响应时间不得超过1秒;再次,降水传感器应当具备自动加热功能以防结冰影响测量结果。同时,所有设备均需具备防水防尘等级IP65以上。
数据传输与存储
数据传输部分强调了实时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建议采用光纤通信作为主干网络连接方式,辅以无线通信作为备用方案。所有数据应加密后上传至中心数据库,并定期备份保存至少一年时间以便后续分析使用。
安装调试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仪器垂直于地面安装;二是校准完成后要记录初始状态参数;三是测试期间发现异常应及时调整直至符合规定要求为止。另外,在极端环境下工作时还需额外增加防护措施来延长使用寿命。
维护管理
最后关于日常维护管理方面,要求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台账、维修记录表单等文档资料。定期检查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转,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解决。并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修保养工作,更换老化损坏配件,保证整个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高速公路恶劣气象条件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前期规划到后期运维全过程的技术细节,而且特别注重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