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荥经黑茶的加工技术要求、原料处理、发酵工艺、干燥与包装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荥经地区黑茶的加工生产过程。
Title:Processing Technology Regulation for Yingjing Dark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5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YJCY 03-2025《荥经黑茶加工技术规程》中,相较于2018版标准,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关于“发酵工艺参数”的具体规定。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与科学化提升,也反映了当前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以“发酵温度与时间控制”作为切入点,详细解读新旧版本标准的差异及其实际应用意义。
在2018版标准中,对于黑茶的发酵环节仅做了较为笼统的规定,如“采用自然发酵或人工调控方式进行发酵”,但未明确具体的温度、湿度及时间范围。这种表述虽然保留了地方传统工艺的灵活性,但在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质量波动,不利于产品的统一性和可追溯性。
而2025版标准则对此进行了细化,明确规定了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区间为25℃~30℃,相对湿度保持在70%~85%,并建议根据原料特性调整发酵时间,一般控制在6小时至12小时之间。这一变化意味着,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建立更为精确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并对发酵时间进行科学记录和管理。
从应用角度来看,新标准的这一条文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首先,它有助于提高黑茶的品质稳定性。发酵是黑茶形成其独特风味的关键步骤,温度和时间的精准控制能够有效促进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聚合,从而提升茶汤的醇厚度和香气层次。其次,该标准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便于制定标准化作业流程,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动态监测”的重要性。企业应配备相应的温湿度传感器,并定期记录数据,确保发酵环境始终处于可控范围内。同时,对于不同批次的原料,需根据其含水量、嫩度等指标进行适当调整,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综上所述,TYJCY 03-2025对发酵工艺参数的细化,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现代化升级,更是推动荥经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企业应充分理解并落实这一要求,以实现产品品质的稳步提升与市场竞争力的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