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大棚早春茬茄子生产的产地环境、育苗技术、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塑料大棚早春茬茄子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arly Spring Eggplant Production in Plastic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4T 126-2023塑料大棚早春茬茄子生产技术规程》是河南省针对塑料大棚早春茬茄子种植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为部分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关于品种选择,标准要求选用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这主要是因为早春茬茄子种植面临气温低、光照不足等不利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能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在播种育苗环节,标准规定了适宜的播种期为12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此时间段播种可确保幼苗在温度较低时生长健壮,避免因过早播种导致幼苗徒长。同时要求采用营养钵育苗,以保护根系完整,促进移栽后快速缓苗。
定植前要施足基肥,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并配合适量化肥。这一措施旨在为茄子生长提供充足养分,满足其整个生育期的需求。基肥的充分施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后续高产打下基础。
定植密度方面,标准建议株距控制在40-50厘米,行距控制在60-70厘米。合理的密度既能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病虫害防治上,强调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以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包括选用无病种苗、合理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农业措施,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等物理方法,以及科学使用高效低毒农药。通过综合防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适时采收也是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在开花后25-30天即可采收,此时果实色泽鲜艳,质地鲜嫩,风味最佳。过早或过晚采收都会影响茄子的商品价值和食用口感。
以上内容涵盖了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等多个关键环节,旨在指导农户科学种植,提升茄子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