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叶产地位置编码与标识的基本原则、编码规则和标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茶叶产地的编码管理及标识,支持茶叶产品的溯源和质量管理。
Title:Tea Origin Location Coding and Identification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555-2022《茶叶位置编码与标识要求》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茶叶在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中的位置编码及标识管理。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即适用于浙江省内茶叶生产企业、加工企业以及销售企业。这意味着该标准主要针对浙江省内的茶叶行业,为确保茶叶产品的可追溯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对“位置编码”、“标识”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位置编码”是指用于唯一标识茶叶生产或加工过程中某一具体位置的代码;而“标识”则是指通过标签或其他方式展示给消费者的关于茶叶位置的信息。这些定义为后续条款的具体实施奠定了基础。
接着,在位置编码规则中规定了编码结构应包含产地信息、企业信息、生产线编号等内容,并且要求编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和扩展性。例如,产地信息需反映茶叶来源地的具体行政区域名称;企业信息则包括企业的全称及其注册号;生产线编号用来区分不同的加工流水线。此外,还强调了编码长度不宜超过20位字符,并建议采用阿拉伯数字加字母组合的形式来构成编码。
再者,在标识内容方面,除了上述提到的位置编码外,还需注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相关信息。对于外包装上的标识,则需要符合GB/T 191的规定,确保字体清晰可见且不易脱落。同时,鼓励使用二维码技术来实现快速识别和信息查询功能。
最后,在实施与监督章节里指出,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本标准执行情况,并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任何违反本标准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为止。
综上所述,《茶叶位置编码与标识要求》不仅有助于提升整个产业链透明度,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知情权保障。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操作,共同促进我国茶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