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省高寒草甸区牧草丰年、平年和欠年的界定指标及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高寒草甸区牧草产量年景的评估与分类。
Title:Criteria for Defining Good, Average, and Poor Years of Forage in Alpine Meadow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706-2023高寒草甸区牧草丰年平年欠年的界定》这一地方标准,为科学管理高寒草甸区的牧草资源提供了依据。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于牧草丰年、平年和欠年界定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标准首先明确了牧草丰年、平年和欠年的概念。丰年是指牧草产量显著高于常年平均水平,平年是指牧草产量接近常年平均水平,而欠年则是指牧草产量明显低于常年平均水平。这种划分有助于牧民合理安排放牧计划,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在具体指标上,标准规定了以干物质产量为基础来判断年份类型。当某一年度的牧草干物质产量达到或超过常年平均值的120%时,认定为丰年;当产量介于常年平均值的80%-120%之间时,认定为平年;当产量低于常年平均值的80%时,则认定为欠年。这些百分比是基于长期观测数据得出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监测方法的重要性。要求采用统一的采样技术和分析手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同时,建议结合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通过这样的界定,可以更好地指导牧民根据当年的牧草生长情况调整牲畜数量和放牧强度,避免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