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青海省耕地地力主要指标的分级与诊断方法,包括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关键指标的评价体系。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耕地地力的评估、监测及改良工作。
Title:Main Indicator Grading and Diagnosis of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 in Qingha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104-2023耕地地力主要指标分级诊断》是一项青海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对耕地地力的主要指标进行分级和诊断,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提出了“地力”是指耕地在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具备的生产能力。这一概念强调了地力不仅受自然条件影响,还与农业管理措施密切相关。标准中还特别定义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等关键指标的具体含义,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检测和评价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其次,在地力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标准推荐使用综合指数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多个单项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一个综合得分,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耕地的整体地力状况。标准中详细规定了各单项指标的权重分配原则以及评分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再者,关于土壤养分状况的诊断,标准指出土壤养分包括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每种养分都有其适宜的范围,超出或低于这个范围都会影响作物生长。标准给出了不同作物类型对养分需求的具体要求,并建议根据土壤测试结果调整施肥方案,以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土壤物理性状的重要性。良好的土壤结构可以改善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根系发育。因此,标准要求定期监测土壤容重、孔隙度等物理参数,并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如增施有机肥、合理耕作等来优化土壤物理性状。
最后,标准提倡建立长期的地力监测体系,定期采集样品并进行分析,以便及时掌握耕地地力变化趋势。同时,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
综上所述,《DB63/T 2104-2023耕地地力主要指标分级诊断》为科学评估耕地地力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针和技术支持,对于促进青海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