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小麦良种繁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种子生产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种子收获与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春小麦良种繁育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ring Wheat Good Seed Propag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095-2023春小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是青海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春小麦良种的繁育过程,提高种子质量和产量。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品种选择方面,规程明确要求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春小麦品种。这意味着在种子繁育前必须确保所选品种具有良好的遗传特性和适应性,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其次,关于隔离区设置,规程指出繁殖田四周需设立宽度不少于10米的有效隔离带。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异花授粉导致品种混杂退化,保障种子纯度。同时,隔离区内不得种植与目标品种有亲缘关系的其他作物。
在播种环节,规程强调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宜播期,并采用机械精量播种方式。每亩播种量应控制在8-10公斤之间,行距保持在20-25厘米范围内。这样做可以保证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植株健康生长和结实率提升。
对于田间管理,规程提出了精细化的要求。包括适时灌溉、合理施肥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特别是在水分管理上,规程建议采取滴灌或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既节约水资源又利于作物吸收养分。
最后,在收获与贮藏阶段,规程规定当籽粒含水量降至12%以下时即可进行机械联合收获作业。收获后的种子需要经过清选分级处理后入库保存,库房温度应维持在15℃左右,相对湿度不超过70%,以延长种子寿命。
以上便是对《DB63T 2095-2023春小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中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春小麦种子的质量,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