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槐耳温室袋料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栽培季节、培养料配方、装袋与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耳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与保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槐耳的温室袋料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Huai'er Mushroom in Greenhouse with Bagged Substrat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槐耳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真菌资源,其在人工栽培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科学规范。DB2301T 120-2022《槐耳温室袋料栽培技术规程》为槐耳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规程明确要求培养基质应以阔叶树木屑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适量的麸皮或玉米粉作为氮源补充。这种配比能够满足槐耳生长发育所需的基本营养需求,同时保证了栽培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例如,第四条指出“木屑需经过充分腐熟处理,确保无害化”,这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和病虫害发生,保障栽培环境的安全卫生。
其次,关于接种环节,规程强调了操作流程的重要性。第六条规定“接种应在洁净环境中进行,接种工具及容器须提前消毒”,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外界微生物对菌种的影响,还能提高接种的成功率。此外,第十一条提到“接种后初期温度控制在25℃左右”,这是基于槐耳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条件设定的,有利于促进菌丝快速萌发并占据整个培养基表面。
再者,在出菇管理方面,规程提出了具体的措施。第十五条建议“当菌袋表面长满白色菌丝时,可适当增加空气湿度至85%-90%”,这一做法可以有效刺激子实体分化。而第十七条则指出“采收前一周停止喷水”,目的是避免子实体过于潮湿导致腐烂变质。这些细节体现了规程对于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关注。
最后,规程还特别重视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要求。第二十条要求“使用后的废料应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置”,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第二十三条强调“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和化学物质”,确保了产品的绿色安全。
综上所述,DB2301T 120-2022《槐耳温室袋料栽培技术规程》通过一系列详实的技术规范,从选材、接种到管理直至采收等多个环节进行了全面规划,为实现槐耳的优质高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