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菜水稻轮作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轮作模式、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及收获贮藏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油菜与水稻轮作的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eseed-Rice Rotational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油菜水稻轮作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壤结构的重要农业生产方式。在TSAASS 173-2024《油菜水稻轮作生产技术规程》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值得深入探讨,即关于“种子处理”的规定。
在旧版标准中,种子处理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到需要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但没有具体的操作细节。而在新版标准中,对种子处理的具体步骤有了明确规定:首先,使用质量分数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种子30分钟,以达到杀菌效果;其次,在清水中冲洗干净后,再用清水浸种4-6小时;最后,将种子放置于25℃左右的环境下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通过标准化的种子处理流程,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同时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这对于保障油菜水稻轮作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应用这一条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确保所使用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准确,过高可能损伤种子,过低则无法达到杀菌效果;二是浸种时间要控制好,避免种子长时间浸泡导致营养流失;三是催芽环境温度应保持稳定,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种子发芽效果。严格按照这些要求操作,才能充分发挥种子处理的作用,促进油菜水稻轮作的成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