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插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主要病虫害识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机插水稻生产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in Machine-Transplanted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1/T 1042-2022《机插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是江苏省镇江市发布的关于机插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 标准要求在水稻种植前和生长期间,定期对田间进行病虫害监测。这包括观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害虫的发生情况以及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的发展趋势。
- 监测频率建议为每周至少一次,特别是在关键生育期如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应增加监测次数。
2. 农业防治措施
- 强调选用抗病虫品种,合理安排播期以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 实行轮作制度,避免连作,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积累。
- 合理施肥灌溉,保持田间适度湿润,增强植株抗性,同时注意不要过量施用氮肥,以免诱发稻瘟病。
3. 物理机械防治
- 推荐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尤其是在夜间作业时效果更佳。
- 利用黄板或蓝板捕捉蚜虫和其他小型害虫,作为辅助手段。
- 对于稻田中的杂草,提倡采用人工除草结合机械除草的方式,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
4. 生物防治
- 鼓励释放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控制稻纵卷叶螟幼虫,或者使用微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鳞翅目害虫。
- 在田间建立保护带,为益鸟提供栖息地,发挥其捕食害虫的作用。
5. 化学防治原则
- 明确指出仅当病虫害达到防治指标时才可使用化学药剂,并且优先选择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
- 注意不同种类农药的轮换使用,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
- 施药时间宜选在早晨或傍晚,避开高温时段,确保药效并减少环境污染。
6. 安全间隔期管理
- 要求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安全间隔期执行,确保收获时残留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 建立用药记录档案,便于追溯和监督。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机插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产量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