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技术要求、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sidential Community Security Preven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1/T 1043-2022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是江苏省镇江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标准,旨在提升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系统设计要求
在系统设计方面,标准明确指出,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的原则。这意味着系统不仅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还必须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且在满足安全需求的同时控制成本。例如,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中,要求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和角度要合理,能够全面覆盖小区的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以及公共活动区域,以实现对人员流动的有效监控。
二、视频监控系统
关于视频监控系统,标准特别强调了图像质量的重要性。规定摄像机的分辨率不得低于1920×1080像素,确保画面清晰度。同时,要求视频存储时间不少于30天,以便在发生事件时有足够的历史记录可供查阅。此外,还提出了对夜间照明的要求,建议使用低照度摄像机或补充光源,保证夜间也能获得良好的监控效果。
三、入侵报警系统
对于入侵报警系统,标准要求系统具备多种探测手段,如红外探测器、门磁开关等,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且,系统应当具有联动功能,当触发报警时能自动启动相关设备,比如灯光、警铃等,增强现场处置能力。另外,标准还提到报警信息应及时上传至管理中心,并保持与公安部门的通信联络畅通无阻。
四、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置也是本标准的重点之一。标准规定,所有进入小区的通道都必须安装门禁装置,并配备身份验证机制,如密码输入、刷卡、指纹识别等。同时,要求系统能够记录每次通行的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员身份等,便于事后查询和分析。此外,还强调了紧急情况下系统应具备断电开门的功能,保障人员疏散的安全性。
五、电子巡查系统
电子巡查系统用于监督保安人员的工作情况,标准要求系统能够设定合理的巡查路线和频率,并通过手持终端实时记录巡查结果。一旦发现异常状况,巡查人员需立即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为了防止漏查或误报,系统还需具备自动校验功能,定期检查各巡查点的状态。
六、综合管理平台
最后,标准提出建立统一的综合管理平台,将上述各个子系统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灵活的操作界面,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掌握整个小区的安全状况。同时,还要支持与其他信息化系统的对接,比如物业管理系统、社区服务平台等,促进资源共享和服务优化。
综上所述,《DB3211/T 1043-2022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对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工作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为提升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