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林木黑翅土白蚁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监测方法、防治措施及效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林木黑翅土白蚁的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trol of Odontotermes formosanus in Forest Tre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1/T 1044-2022 林木黑翅土白蚁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林木黑翅土白蚁防治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析:
防治原则
条文原文: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解读:这一原则强调在实际操作中,应将预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减少白蚁侵害的风险。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手段,形成合力,提高防治效果。
预防措施
条文原文:新造林地应在造林前进行土壤处理。
解读:此规定要求在植树造林之前对土壤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白蚁隐患。常见的土壤处理方法包括使用化学药剂喷洒或物理隔离等手段,确保土壤环境不利于白蚁生存繁殖。
检查与监测
条文原文:定期开展林区巡查,发现蚁害及时采取措施。
解读:定期巡查是早期发现并控制白蚁危害的重要环节。巡查频率可根据季节变化及白蚁活动规律调整,一旦发现蚁害迹象(如泥线、泥被等),需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避免损失扩大。
化学防治
条文原文:采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进行局部施药。
解读:选择合适的化学药剂对于有效杀灭白蚁至关重要。应优先选用毒性较低但杀灭效果好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做到精准施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物防治
条文原文:鼓励使用生物制剂作为辅助手段。
解读:随着环保意识增强,利用天敌昆虫或其他微生物来抑制白蚁种群增长成为一种趋势。这种方法能够长期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化学物质残留风险。
培训与宣传
条文原文: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解读:为了更好地实施上述各项措施,需要对参与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其掌握正确的知识与技能。此外,还应对公众普及相关科普知识,共同参与到保护森林资源的工作当中。
以上内容基于《DB3211/T 1044-2022 林木黑翅土白蚁防控技术规程》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