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坪交播的术语和定义、交播原则、草种选择、交播时间、种子处理、播种方法、播种量、播后管理和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冷季型草坪与暖季型草坪的交播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awn Over-S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1/T 1036-2022《草坪交播技术规程》是由江苏省镇江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草坪交播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以下将从该标准中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草坪交播”的概念,即在同一块土地上先后种植两种或多种不同草种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改善草坪的覆盖度、耐践踏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理解这一定义对于正确实施交播技术至关重要,因为它奠定了后续所有技术细节的基础。
草种选择
在草种选择方面,标准强调了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预期用途来挑选适宜的草种组合。例如,在温带地区,冷季型草如黑麦草与暖季型草如狗牙根的搭配被推荐用于全年保持良好的草坪外观。选择合适的草种是成功交播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到后期草坪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土壤准备
土壤准备阶段包括清理场地、翻耕土壤、施肥等步骤。标准指出,在交播前应确保土壤疏松且富含有机质,并建议施用适量的基肥以促进新草种的生长。此外,还特别提到要控制土壤pH值在一个适合目标草种生长的范围内,这对于保证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健康发育非常重要。
播种方法
关于播种方法,标准推荐使用机械撒播机进行均匀播种,并且强调了播种后的覆土厚度应该控制在0.5至1厘米之间。这样的做法有助于保护种子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提高出苗率。另外,适时灌溉也是播种后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水。
后期养护
交播后的养护工作同样不容忽视。标准提出了定期修剪、除杂草、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在新草种尚未完全占据优势之前,及时清除杂草能够有效减少竞争压力,帮助新建草坪更快地形成稳定的植被覆盖。
通过以上对DB3211/T 1036-2022中一些核心内容的解析可以看出,这项标准为从事草坪绿化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提升草坪交播的效果和持久性。遵循这些规范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绿地景观,还能更好地满足公众休闲娱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