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盱眙龙虾稻田综合种养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田间工程、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控、收获与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盱眙龙虾稻田综合种养的生产与管理。
Title:Xuyi Lobster Rice Paddy Integrated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盱眙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规程》(DB3208/T 178-2022)是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盱眙龙虾与水稻的综合种养模式,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下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稻田选择与准备
标准中明确指出,稻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地方。要求田块面积适中,一般以50亩至100亩为宜,便于管理和操作。对于稻田的准备,强调在种植前要进行深翻耕作,深度应在20厘米以上,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同时,要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有机肥不少于2吨,并结合实际情况适量添加化肥。
二、龙虾苗种投放
关于龙虾苗种的选择与投放,标准提出要选用健康无病害的优质苗种,规格控制在20克左右。投放时间一般安排在水稻移栽后的10天内,此时水温适宜且稻田环境初步稳定。每亩投放量建议控制在1500尾到2000尾之间,具体数量需根据稻田的具体条件调整。此外,投放前应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原菌带入稻田。
三、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水质调控的重要性。要求保持稻田水位在30厘米至50厘米之间,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等,确保符合龙虾生长需求。同时,要加强巡塘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问题。在饲料投喂上,要遵循“四定”原则,即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保证龙虾营养均衡。
四、疾病防控
疾病防控是综合种养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具体措施包括定期对稻田进行消毒处理,使用生石灰或专用消毒剂;建立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疾病传播;一旦发现疾病迹象,应及时隔离病虾,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盱眙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稻田选址到最终收获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还特别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收入,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