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河港口货物码头经营人在管理方面的总体要求,包括基本要求、管理体系、安全环保、服务质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内河港口货物码头经营人的管理活动。
Title:Management Guideline for Operators of Inland Port Cargo Berth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2T 1041.1-2022《内河港口货物码头经营人管理指南 第1部分:总体要求》是针对内河港口货物码头经营管理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内河港口货物码头经营人的管理活动,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和范围。这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内河港口”、“货物码头”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清晰界定。例如,“内河港口”是指设在内陆河流沿岸专门办理货物装卸、驳运等业务的场所。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各方理解,避免因概念模糊导致执行偏差。
3. 基本要求:规定了经营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依法取得相关许可、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等。特别是强调了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经营人制定并实施全面的安全管理措施。
4. 服务规范:详细描述了货物接卸、存储、运输等环节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要求。比如,在货物接卸过程中,要求合理安排作业计划,确保装卸效率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货物安全。
5. 安全管理:突出强调了安全管理在整个运营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包括但不限于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内容。同时指出,对于重大危险源应当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建立应急预案。
6. 环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环保方面的具体要求,旨在减少码头经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控制粉尘污染、废水排放达标处理以及固体废弃物妥善处置等措施。
7. 信息化建设:鼓励和支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提倡构建智能化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8. 监督检查:明确了相关部门对码头经营情况进行监督考核的方式方法。通过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形式来保证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以上是对DB3202T 1041.1-2022标准中部分内容较为深入的分析。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规范化运作指导,也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执法依据。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