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实景三维青岛建设中应用服务系统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要求及运行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实景三维青岛建设中应用服务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与实施。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3D Real Scene Qingdao - Part 6: Application Service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2T 0016.6-2023实景三维青岛建设技术规范 第6部分:应用服务系统》对实景三维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以下为该标准中关于应用服务系统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数据采集与处理
条文:5.1 数据获取
应用服务系统应具备从多种数据源获取数据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航空摄影测量、卫星遥感影像以及地面移动测量系统采集的数据。这些数据需经过预处理以确保其精度和完整性。
解读:这一条强调了系统在数据获取方面的灵活性和兼容性。不同来源的数据可能具有不同的格式和技术参数,因此需要有相应的预处理流程来统一标准,保证后续分析和展示的准确性。
系统架构设计
条文:5.2 系统架构
应用服务系统的架构应当采用分布式计算框架,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并能够实现数据的动态加载与更新。同时,系统还应包含安全管理模块,用于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
解读:现代地理信息系统通常采用分布式架构以提高性能和可扩展性。考虑到城市级别的实景三维模型数据量庞大,合理的架构设计对于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此外,在线共享大量地理信息时,数据安全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机制。
功能模块
条文:5.3 核心功能
核心功能模块至少应包括三维浏览、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以及专题图制作等。其中,三维浏览应支持漫游、缩放和平移操作;查询检索则需提供基于关键词或属性条件的信息搜索功能;空间分析涵盖距离测量、面积计算等功能;专题图制作允许用户根据需求生成特定主题的地图。
解读:这部分明确了应用服务系统应该提供的基本功能集合。每个功能都有助于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实际需求,比如规划部门可能更关注空间分析能力,而普通市民则倾向于使用直观易用的三维浏览工具。
性能指标
条文:5.4 性能要求
系统响应时间不得超过2秒;地图加载速度不低于每秒100万像素;并发用户数不少于500个;并且要保证99%以上的可用率。
解读:良好的性能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上述性能指标旨在确保即使在高负载情况下,系统也能快速响应并保持正常运转。这对于公共服务类的应用尤为重要,因为任何延迟都可能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甚至影响业务决策效率。
安全保障
条文:5.5 安全防护
应用服务系统必须实施身份认证与授权管理,所有传输过程均需加密处理,并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丢失。同时,还需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状况。
解读:随着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多,加强信息安全措施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实施严格的身份验证机制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加密则可以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保护隐私;定期备份有助于恢复受损的数据;而应急预案则是预防重大事故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DB3702T 0016.6-2023》不仅规定了应用服务系统的技术要求,还特别注重了其实用性和安全性,为构建高效可靠的实景三维城市应用平台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