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阿拉善白绒山羊绒可追溯体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追溯信息采集与管理、追溯编码与标识、追溯平台建设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阿拉善白绒山羊绒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可追溯体系建设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raceability System of Alashan White Cashmere Goat Wool
中国标准分类号:W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873—2023 阿拉善白绒山羊绒可追溯体系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阿拉善地区白绒山羊绒产业制定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可追溯体系,确保从养殖到加工再到销售全过程的信息透明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中,第4.1条明确规定了养殖环节中必须记录的基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羊只编号、出生日期、性别、健康状况等。这些基本信息是构建整个追溯链条的第一步,对于后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养殖者需定期更新上述信息,并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例如,健康状况的记录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问题,还能为消费者提供关于羊只生活环境及饲养方式的重要参考。
第5.2条强调了在收购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操作流程。首先要求收购方具备相应的资质证明,其次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检验方法对每一批次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此外,在交易时还需保留详细的交易凭证,以便于追踪来源与流向。这一规定不仅保障了收购双方的利益,同时也便于政府监管部门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第6.1条提出了建立数据库的具体要求,即所有采集到的数据都应当被录入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内,且该系统需具备强大的存储能力和灵活的查询功能。数据库的设计应当考虑到未来可能扩展的需求,同时也要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或篡改。例如,可以通过设置多层权限管理来限制不同角色人员的操作范围,从而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性。
第7.1条指出了维护更新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任何新增或者变更的信息都应及时同步至数据库中。这一步骤看似简单却极为关键,因为只有保持数据库内容的实时准确,才能真正实现全程可追溯的目标。例如,当某只羊只接受治疗后恢复良好时,应及时更新其健康状态信息,以免造成误解。
综上所述,《DB15/T 2873—2023 阿拉善白绒山羊绒可追溯体系技术规范》通过对养殖、收购、入库等多个环节提出具体要求,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这对于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类似产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