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炮人工防雹业务的术语和定义、作业条件、作业准备、作业实施、效果评估及安全管理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利用高炮开展的人工防雹作业业务。
Title:Norm for High Cannon Artificial Hail Prevention Oper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43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848—2023《高炮人工防雹业务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高炮人工防雹作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作业条件:规范指出,当雷达回波强度达到或超过45dBz,并且云体高度在-6℃至-10℃之间时,可以考虑开展人工防雹作业。这一条件强调了对冰雹形成初期的有效干预时机。
2. 炮位设置:要求炮位应选择在距目标区上风方4至6公里处,确保射击角度不低于55度。这样的设置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覆盖云层顶部,提高催化效率。
3. 弹药管理:明确规定每门高炮配备不少于200发防雹弹药,并定期检查弹药有效期。此外,弹药储存环境需保持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0℃至35℃范围内。
4. 操作流程:作业前需进行天气会商,由气象部门提供指导性意见。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每次发射后记录相关数据,包括时间、方位、弹药型号等。
5. 效果评估:作业结束后,应通过对比分析作业前后降雹情况来评估效果。若发现实际降雹量减少幅度低于预期,则需要重新审视作业策略和技术参数。
这些条款为科学合理地开展高炮人工防雹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有助于提升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