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滇禾优615粳稻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播种、育秧、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滇禾优615粳稻的生产与推广。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anhe You 615 Japonica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滇禾优615是一种优质的粳稻品种,其栽培技术规程DB5227/T 113-2022为规范该品种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种子处理
规程指出,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消毒处理。具体要求是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并使用药剂进行浸种消毒,以防止苗期病害的发生。这一措施对于提高出苗率和保证幼苗健壮生长至关重要。
播种时间与密度
根据规程建议,滇禾优615的最佳播种时间为当地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开始播种。合理的播种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米200株左右,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确保植株间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水稻的健康发育。
肥料施用
规程强调了平衡施肥的重要性,推荐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基肥应在整地时施入,追肥则需分阶段进行,特别是在分蘖期和抽穗扬花期要及时补充养分。此外还应注意钾肥的适量施用,有助于增强稻谷品质。
病虫害防治
规程明确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于常见病虫害如稻瘟病、纹枯病等,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以及化学药剂喷洒等方式加以控制。同时强调了田间管理的重要性,保持良好的水层管理和及时清除杂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收获时机
规程规定当90%以上的稻穗变黄且籽粒达到九成以上成熟度时即可收获。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影响产量及质量。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天气变化情况,选择晴朗干燥的日子进行收割,避免因雨水导致损失。
以上内容涵盖了DB5227/T 113-2022标准中的几个核心部分,希望对从事滇禾优615粳稻栽培工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遵循这些技术规范不仅能够提升生产效率,还能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