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宁疗护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及相关组织。
Title:Specification for Palliative Care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396—2022《安宁疗护服务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安宁疗护服务的各个环节,提高服务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服务对象与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安宁疗护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患有晚期疾病且生命预期有限的患者。这一定义强调了安宁疗护的核心在于为那些无法通过现有医疗手段治愈疾病的患者提供支持性护理。服务范围涵盖了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的支持,确保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够得到全面关怀。
服务内容与要求
1. 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
标准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疼痛评估体系,并制定个性化疼痛管理计划。对于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疗法、心理疏导等也应予以考虑。同时,需定期监测患者状况调整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2. 心理社会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服务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它不仅关注患者的内心感受,还重视家庭成员的情绪状态,帮助他们应对失去亲人的痛苦。此外,鼓励志愿者参与其中,形成多方协作机制。
3. 灵性关怀
对于有宗教信仰或精神追求的患者,应尊重其个人意愿,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开展相应的灵性活动。这有助于增强患者内心的平静感,提升生活质量。
4. 多学科团队合作
建立由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等多个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团队至关重要。每个成员都需明确自身职责并保持良好沟通,共同为患者提供无缝隙的服务体验。
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标准特别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收集反馈信息、分析问题根源以及实施针对性改进措施等方面。只有不断优化流程才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总之,《安宁疗护服务规范》DB23/T 3396—2022从多个维度出发,力求构建一个更加完善合理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让每一位接受安宁疗护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