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杨树人工林带下艾草根茎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要求、栽培技术措施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在杨树人工林下进行艾草根茎栽培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emisia Root Stem Cultivation under Poplar Plan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杨树人工林带下艾草根茎栽培技术规程》(DB23/T 3380—2022)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在杨树人工林下进行艾草根茎栽培的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艾草的种植,提高艾草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以下将选取一些重要的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利用杨树人工林带下的空间资源进行艾草根茎栽培活动。其中明确了“杨树人工林”是指通过人工种植形成的以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艾草”是指菊科植物艾蒿的地上部分用于药用的部分。
二、栽培环境要求
1. 土壤条件:土壤应为壤土或沙壤土,pH值6.5-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且无明显盐碱化现象。
2. 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应在4℃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25℃,年降水量不少于400毫米,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
三、栽培技术要点
1. 栽培前准备:在春季解冻后至萌芽前进行整地作业,深度达到25厘米左右,并施入基肥,每公顷施用腐熟农家肥30吨。
2. 种苗选择: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艾草种苗,株高不低于30厘米。
3. 栽植密度:行距控制在50厘米,株距40厘米,每公顷栽植约5万株。
4. 田间管理:定期除草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透气;适时追肥,每年追肥两次,每次每公顷施尿素300公斤;及时灌溉排水,确保水分供应充足。
5. 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等措施预防病虫害发生;必要时可使用生物农药进行喷洒。
四、采收与加工
1. 采收时间:当艾叶长到最大叶片展开时即可采收,一般在每年的7月至9月间进行。
2. 加工方式:将采收下来的艾叶晒干后进行粉碎处理,制成艾绒产品。
五、环境保护要求
在整个栽培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注意保护好周围的植被和水源地不受污染。
六、安全操作规范
所有参与栽培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并掌握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在作业期间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人身安全。
总之,《杨树人工林带下艾草根茎栽培技术规程》(DB23/T 3380—2022)为黑龙江省地区开展此类特色农业项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