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薯无公害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苗繁育、整地施肥、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区域内无公害甘薯的栽培生产。
Title:Regulations for Non-Polluted Sweet Potato Cultivation Technolog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0T 169—2022 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衡水市为规范甘薯无公害种植而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标准指出,甘薯种植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中的二级标准。这意味着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等指标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这一步骤是为了确保甘薯产品的安全性,避免重金属污染和有害物质积累。
二、品种选择与处理
规程强调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且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种子在播种前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如用多菌灵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以预防病害发生。这一措施有助于提高幼苗成活率并减少后期管理难度。
三、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情况下,垄作方式下株距保持在30-40厘米之间较为合适。合理的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保证通风透光良好,促进块根膨大。
四、田间管理
包括适时浇水施肥、及时除草松土等内容。灌溉时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追肥时注重氮磷钾比例均衡,并结合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料。这些操作能够有效提升甘薯产量和品质。
五、病虫害防治
提倡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和生物制剂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控。当病虫害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可适当使用高效低毒化学药剂进行喷洒治疗,但需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使用,切勿过量。
六、采收与贮藏
规定了最佳收获时期为秋季霜降前后,此时甘薯干物质积累最多。采收后应及时清理残株落叶,并将健康块茎放入阴凉干燥处暂存,待进一步加工或销售。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选种到最终产品储存整个过程中的主要技术要点,对于指导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种植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推动甘薯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