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生羔羊护理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环境条件。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新生羔羊的护理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are of Newborn Lamb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1T 026-2022新生羔羊护理技术规程》是河北省衡水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新生羔羊的护理工作,提高养殖效益和羔羊成活率。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新生羔羊出生后应立即清理口鼻分泌物。这一措施至关重要,因为新生羔羊在出生时可能会吞入母体内的黏液或胎粪,导致呼吸受阻甚至窒息。及时清理可以确保羔羊正常呼吸,避免因缺氧造成脑损伤。
二、对弱小羔羊需特别关注。弱小羔羊由于体质较弱,在出生后更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标准建议将这类羔羊单独放置于保温箱内,并保持适宜温度(通常为38℃左右)。同时要保证其充足的营养摄入,必要时可通过人工喂养方式补充初乳。
三、新生羔羊应在出生后尽快吃到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其他营养成分,能够增强羔羊免疫力并促进生长发育。一般认为,羔羊应在出生后半小时至两小时内吃到初乳,最迟不得超过六小时。
四、定期观察新生羔羊的精神状态与排泄情况。健康的新生羔羊应该活泼好动,食欲旺盛,并且每天有规律地排尿排便。如果发现羔羊精神萎靡、拒食或者排泄异常,则可能是疾病早期信号,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做好防疫工作。按照规定程序为新生羔羊接种疫苗,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发生。此外还应注意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圈舍,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机会。
六、合理安排断奶时间。根据羔羊生长发育状况适时断奶,既不能过早也不能太晚。过早断奶会影响羔羊消化系统的成熟度,而延迟则可能增加饲养成本并影响母羊繁殖周期。
以上就是对《DB1311T 026-2022新生羔羊护理技术规程》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遵循这些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新生羔羊成活率及整体养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