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子专用材料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的生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子专用材料单晶硅生长过程中使用的石英坩埚的生产与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Quartz Crucibles Used in Monocrystalline Silicon Growth for Electronic Special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H61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631-2022《电子专用材料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生产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单晶硅生长过程中使用的石英坩埚制定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对于确保石英坩埚的质量、提高单晶硅的生产效率以及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缺陷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原材料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了石英坩埚生产所需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其中,石英砂作为主要原料,其纯度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性能。根据标准,石英砂中的SiO2含量应不低于99.9%,并且对Al2O3、Fe2O3等杂质含量也提出了严格限制。这些限制旨在避免在高温环境下杂质析出,影响单晶硅的质量。
生产工艺流程
标准对石英坩埚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规定。从原料的选择到成型、烧结再到成品检验,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操作指南和技术参数。例如,在烧结过程中,温度控制是一个关键步骤,标准指出烧结温度应在1700℃至1800℃之间,并且需要保持一定的时间以确保材料充分致密化。此外,还强调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防止污染。
性能指标
关于石英坩埚的性能指标,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要求。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耐高温性、化学稳定性以及机械强度等方面。耐高温性是评价石英坩埚能否适应高温度工作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标准要求石英坩埚能够在1200℃以上的环境中长时间稳定工作而不发生明显变形或损坏。化学稳定性则涉及到石英坩埚与熔融硅之间的反应情况,要求在长时间接触下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影响硅的质量。
检验方法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标准还详细规定了相应的检验方法。这些方法涵盖了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化学性能测试等多个方面。例如,对于外观检查,要求使用放大镜观察表面是否存在裂纹、气孔等问题;而对于物理化学性能测试,则包括了密度测定、热膨胀系数测量等内容。每种检测手段都附有详细的实施步骤和技术参数,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总之,《电子专用材料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生产技术规范》(DB13/T 5631-2022)是一部全面且细致的标准文件,它不仅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导,也为用户选择合适产品提供了依据。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石英坩埚生产的关键点,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