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平欧杂种榛主要病虫害的识别、监测、预防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平欧杂种榛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European-Asian Hybrid Hazelnut (DB14T 2627—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627—2022平欧杂种榛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平欧杂种榛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明确了“平欧杂种榛”、“病害”、“虫害”等专业术语的含义,为后续内容提供了统一的解释基础。
2. 病虫害综合防治原则: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3. 农业防治措施:
- 选育抗病品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且具有较强抗病性的品种进行种植。
- 合理密植:根据树种特性确定合理的株行距,以利于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 科学施肥:均衡施用氮磷钾肥及有机肥料,增强植株自身免疫力。
- 及时修剪:定期修剪枯枝败叶,改善树体结构,促进健康生长。
4. 物理防治方法:
- 设置防虫网或诱捕器来阻止害虫侵入。
- 使用灯光诱杀成虫,减少下一代数量。
5. 生物防治手段:
- 利用天敌如瓢虫、寄生蜂等控制害虫密度。
- 应用微生物制剂抑制病原菌繁殖。
6. 化学防治要求:
- 必须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用药。
- 严格控制施药次数与剂量,避免产生抗药性。
- 在收获前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7. 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网络,定期巡查园区,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8. 档案记录管理:要求详细记录每次防治活动的具体信息,包括日期、地点、使用的药剂名称及其用量等,便于追溯查询和效果评估。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DB14/T 2627—2022》不仅涵盖了从预防到治理全过程的技术指导,还特别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全面贯彻这些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