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燕麦品种试验的基本要求、试验设计、田间管理、调查内容与方法、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本文件适用于燕麦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rop Variety Trials - Oa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596—2022 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燕麦》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燕麦品种试验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试验设计方面,标准规定了试验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次数不少于3次,小区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这确保了试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通过增加重复次数可以有效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而规定最小小区面积有助于控制田间管理的一致性。
关于种植密度,标准要求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量和行距。通常情况下,播种量为每亩10-15公斤,行距为20-30厘米。这一规定旨在保证植株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发育,同时避免过密导致的竞争压力。
在田间管理上,标准强调要适时进行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灌溉应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进行,每次灌水量以湿润土层30-50厘米为宜。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氮磷钾比例一般为2:1:1。对于病虫害防治,则提倡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收获环节,标准指出当燕麦籽粒含水量降至15%-20%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或烘干至安全水分含量(≤13%),并按小区单独脱粒、称重,计算产量。
这些条文从试验设计到收获全过程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为开展燕麦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试验质量,促进燕麦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