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藜麦原种生产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藜麦原种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maranth Original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593—2022《藜麦原种生产技术规程》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藜麦原种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藜麦原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原种生产基地选择与隔离、原种生产技术要求等内容,适用于山西省内藜麦原种的生产。
标准中提到的原种是指用于繁殖良种的种子,是保持和提高品种纯度的关键环节。在原种生产过程中,基地的选择至关重要。根据标准的要求,原种生产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地块,并且要远离其他藜麦种植区至少1000米以上以防止品种混杂。此外,还应对土壤进行检测确保无重金属污染等不良因素影响。
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精选处理,包括筛选、发芽试验等步骤来保证种子质量。播种时期一般为春季当气温稳定回升至10℃左右时开始播种,行距控制在30-40厘米之间,株距则依据品种特性调整,通常保持在15-20厘米范围内。播种深度不宜过深也不宜过浅,一般建议为3-5厘米。
田间管理方面,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工作,特别是在幼苗期要加强水分供应促进根系发育。当植株进入开花结实阶段后,则需适当减少灌溉量避免徒长现象发生。同时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在发病初期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及时控制病情发展。
收获时间也很关键,应在大部分植株籽粒变硬且颜色呈棕红色时进行收割。收获后的种子要尽快脱粒并晾晒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3%方可入库保存。整个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最终获得高质量的藜麦原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