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石泉蚕丝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石泉蚕丝。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Shiquan Silk
中国标准分类号:Y61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石泉蚕丝》(DB61/T 1375-2020)是陕西省针对石泉蚕丝这一特色农产品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对石泉蚕丝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品种选择、生产控制、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石泉蚕丝产品的质量和地域特色。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石泉蚕丝”的概念,即产自陕西省石泉县特定地理区域内,采用当地特有的桑树品种和家蚕品种,按照传统工艺生产的优质蚕丝。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定于石泉县所辖的池河镇、中池镇、饶峰镇、迎丰镇、两河镇、曾溪镇、后柳镇、熨斗镇、喜河镇、城关镇、江南新区等区域。
在自然环境方面,标准指出石泉县地处秦巴山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适宜桑树生长和家蚕养殖。桑园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pH值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同时要求桑园周边无污染源,远离工业区和交通主干道。
关于品种选择,标准规定桑树应选用优良品种如湖桑系列,家蚕则应使用适合本地条件的品种如菁松×皓月。种桑和养蚕过程中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化肥,确保原料的安全性和纯天然属性。
在生产控制环节,标准强调从桑园管理到缫丝加工的全过程都需遵循绿色生态理念。桑园需实行轮作制度,合理施肥灌溉,及时修剪整形;养蚕期间要保持清洁卫生,控制温湿度,定期消毒,防止病虫害发生。此外还规定了蚕茧收购的标准,包括单粒重、洁净度、色泽等指标。
对于质量要求,标准设定了严格的理化指标和感官要求。其中生丝纤度偏差率不得超过±8%,断裂强度不得低于2.5cN/dtex,洁净度需达到一级以上。外观上要求丝条均匀、光泽柔和、手感滑爽,无明显杂质或断头现象。
检验规则方面,明确每批产品均需经过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包括规格尺寸、重量偏差、外观质量等;型式检验则涵盖全部技术指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抽样方法按GB/T 6543执行,样品数量根据批量大小确定。
在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方面,标准要求所有产品必须标明产地、生产者名称、地址以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级安全标准,运输工具需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日晒雨淋。贮存环境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控制在65%以下,并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总之,《地理标志产品 石泉蚕丝》标准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和技术要求,有效保障了石泉蚕丝的独特品质和市场信誉,为推动当地蚕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