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香菇生产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菌种选择、栽培模式、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设施香菇的生产与管理。
Title:Shiitake Mushroom Production - Part 3: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395.3-2020 香菇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发布的关于香菇设施栽培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措施提升香菇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环境条件要求
1. 温度控制:规程中明确指出,香菇菌丝体生长阶段适宜温度为22℃至26℃,子实体分化期则需要较低的温度,一般在8℃至15℃之间。这主要是因为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香菇的正常发育,导致产量下降或者品质变差。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调整温室内的温度,确保其处于上述范围内。
二、培养料配制与处理
2. 原材料选择:规定了用于制作培养料的主要原料包括木屑、棉籽壳等,并且对这些原材料提出了具体的质量要求,比如木屑要新鲜无霉变,棉籽壳需干燥无杂质。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培养料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从而有利于香菇菌丝的生长繁殖。
三、接种及发菌管理
3. 接种时机:建议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接种工作,此时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同时强调了接种前应对工具和双手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害传播。此外,还特别提到接种后初期要保持较高的湿度(70%-80%),以促进菌丝快速萌发。
四、出菇管理和采收
4. 水分管理:指出在香菇进入出菇阶段时,空气相对湿度应维持在85%-90%,并且要注意定期喷雾加湿,但避免积水现象发生。另外,光照也是影响香菇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规程推荐采用散射光照射方式,每天持续时间不少于4小时。
五、病虫害防治
5. 综合防控措施:规程提倡采取物理方法如覆盖防虫网来减少害虫侵害几率;化学药剂使用上则要求遵循安全间隔期原则,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产品。对于已经发生的病害,则应及时清除受感染部位并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防止扩散蔓延。
六、采收标准
6. 成熟判断:明确了不同品种香菇达到商品成熟状态的具体特征,例如颜色变化、开伞程度等指标。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农户准确把握最佳采摘时机,既可保证产品的外观美观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价值。
综上所述,《DB61/T 1395.3-2020》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技术细节作出明确规定,为从事香菇设施栽培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只有严格按照此规程执行,才能实现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