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盐城大米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收获与贮藏、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盐城大米。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Yancheng R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盐城大米是江苏省盐城市的特色农产品,其地理标志产品标准DB3209/T 1217-2022对盐城大米的生产、加工和质量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产地环境方面,标准指出盐城大米的种植区域应位于盐城市境内,土壤类型以水稻土为主,pH值在5.5到7.5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这一规定确保了盐城大米生长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有利于其品质的形成。
其次,品种选择上,标准推荐使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质稻米品种,如南粳46、南粳9108等。这些品种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潜力,同时能够保证大米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在栽培技术方面,标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建议每亩插秧株数控制在1.8万至2.2万株之间。此外,还要求科学施肥,氮磷钾的比例应保持在1:0.5:1左右,并提倡施用有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稻米品质。
关于收获与储藏,标准规定当稻谷含水量降至14%以下时即可进行收割,且应在晴天上午进行,避免雨后立即收割导致稻谷发芽。储藏过程中,仓库温度应控制在2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70%,以防止虫害和霉变。
最后,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标准设定了严格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感官上,要求大米色泽洁白、粒形整齐、无异味;理化指标包括水分含量≤14.5%,垩白度≤10%,直链淀粉含量18%-22%等。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程度和食用体验。
综上所述,DB3209/T 1217-2022标准从多个维度规范了盐城大米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旨在保障盐城大米的独特品质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