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乡镇(街道)人民满意信访窗口建设的基本要求、场所建设、工作制度、服务规范、信息化建设、监督与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乡镇(街道)信访窗口的建设和管理。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atisfaction Petition Windows in Townships (Stre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0T 1139-2022 乡镇(街道)人民满意信访窗口建设工作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乡镇(街道)信访窗口的建设和运行,提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条款一:服务设施配置
标准要求信访窗口应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电话等。同时,还应设置独立的接待区和等候区,并确保环境整洁舒适。这一规定强调了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为来访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有助于缓解情绪,提高办事效率。
条款二:人员配备与培训
该标准明确规定,每个信访窗口至少配备两名专职工作人员,并定期接受业务知识和服务技能培训。这不仅保证了窗口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通过持续学习,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政策法规,及时解答群众疑问,有效处理各类信访事项。
条款三:工作流程规范
标准对信访窗口的工作流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接访登记、问题分类、转办督办、答复反馈等环节。每个步骤都需严格按照规定执行,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处理及时高效。此外,还特别指出对于复杂或重大信访案件,应由专人负责跟踪落实直至问题解决,体现了对群众诉求的高度负责态度。
条款四: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准鼓励乡镇(街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信访工作效率。例如,建立网上信访平台,实现线上申请、查询等功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预测潜在矛盾纠纷,提前介入化解。这些措施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还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
条款五:监督考核机制
为了保障信访窗口服务质量,标准建立了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一方面,上级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单位的检查指导;另一方面,也要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同时,将信访工作纳入绩效评价范围,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性竞争氛围。
综上所述,《DB3210T 1139-2022》从多个维度规范了乡镇(街道)人民满意信访窗口建设工作,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强调软件服务水平,力求做到便民利民。只有严格执行各项规定,才能真正实现“人民满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