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平安社区智能安防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数据要求、安全性要求及运行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北京市智慧平安社区智能安防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lligent Security System of Smart Safe Commun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178-2023《智慧平安社区智能安防系统技术要求》是天津市地方标准,规定了智慧平安社区中智能安防系统的总体要求、系统组成、功能要求、性能指标以及检验规则等内容。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总体要求
该部分明确了智慧平安社区智能安防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系统需具备先进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这意味着系统设计时要采用最新的技术成果,确保设备在各种条件下稳定运行,并能随着需求变化灵活调整架构,同时保障数据和网络的安全性。
二、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由前端感知设备、传输网络、中心管理平台三大部分构成。前端感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摄像头、门禁控制装置、入侵报警器等;传输网络负责将采集的信息安全高效地传送到管理中心;中心管理平台则承担着信息处理、存储、分析及展示的任务。各组成部分之间需要无缝对接,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
三、功能要求
1. 视频监控:要求覆盖社区内所有关键区域,支持高清画质录制,具备夜视功能,能够实现自动跟踪可疑目标。
2. 出入口管控:通过人脸识别或二维码扫描等方式验证身份,限制未经授权人员进入特定区域。
3. 入侵报警:当检测到异常情况如非法闯入时立即发出警报,并记录事件详情。
4. 数据共享与联动:与其他政府部门或单位建立数据交换机制,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并协调行动。
5. 用户友好界面:提供直观易懂的操作界面给管理人员使用。
四、性能指标
对于各项具体功能都设定了量化标准。例如,视频存储时间不得少于30天;人脸比对准确率不低于99%;响应速度不超过2秒等等。这些硬性规定旨在保证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符合预期。
五、检验规则
最后还规定了如何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测试验收的方法步骤。包括但不限于外观检查、电气性能测试、环境适应性试验等环节。只有经过严格把关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总之,《智慧平安社区智能安防系统技术要求》为建设现代化智慧平安社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居民安全感和社会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