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爱媛柑橘生产的产地环境、建园、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爱媛柑橘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duction of Aiyuan Mandar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3T 19-2022爱媛柑橘生产技术规程》是四川省针对爱媛柑橘栽培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标准规定了爱媛柑橘种植地应选择在海拔400米以下,坡度不超过25°的区域。土壤类型为砂壤土或壤土,pH值在5.5-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这些条件能够保证爱媛柑橘获得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水分条件,有利于果实品质的提升。
二、苗木繁育与定植
苗圃地要远离病虫害疫区,选用无病毒繁殖材料。定植株行距一般为3×4米,每亩栽植55-74株。提倡采用枳壳作砧木,以增强抗逆性。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或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为最佳定植时间。
三、肥水管理
施肥遵循“基肥重、追肥早”的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株施用腐熟农家肥20-30公斤,配合施用磷钾肥。追肥分三次进行:萌芽肥在2月底前施入,壮果肥在6月中下旬施入,采后肥在11月中下旬施入。灌水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适时进行,保持土壤相对含水量在60%-80%。
四、整形修剪
幼树期采取\"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整枝方式。每年冬季修剪一次,疏除过密枝、交叉枝、病虫枝,保留健壮的结果母枝。盛果期树每年进行两次修剪,春季修剪以疏剪为主,秋季修剪以短截为主,控制树冠高度不超过2.5米。
五、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主要病害有疮痂病、炭疽病等,可用波尔多液、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主要虫害有红蜘蛛、介壳虫等,可选用阿维菌素、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六、采收
爱媛柑橘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成熟,具体采收时间可根据果实着色程度和糖酸比确定。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机械损伤。采后果实应立即运往阴凉处预贮,预贮温度控制在10℃左右,相对湿度85%-90%。
以上内容是该标准中最具指导意义的部分,对于规范爱媛柑橘的生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高爱媛柑橘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