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灭火救援预案的编制原则、内容要求和实施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灭火救援预案的编制与管理。
Title:Guidelin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irefighting and Rescue Plans for Large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7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3T 27-2022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灭火救援预案编制指南》是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为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灭火救援预案编制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
预案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编制时需结合建筑的具体情况,如建筑结构、功能分区、消防设施等,确保预案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例如,在确定消防设施布局时,要充分考虑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位置和覆盖范围,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用。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预案中应明确各级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指挥机构应包括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专业小组负责人。各专业小组应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如灭火行动组负责现场灭火,疏散引导组负责人员安全撤离等。同时,还需建立信息报告机制,确保火情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至各级指挥员。
三、风险评估与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估是预案编制的基础。需要对建筑内的火灾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包括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电气设备集中区域等。对于每个危险源,应分析其可能导致的火灾类型及后果,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针对厨房区域的油锅起火风险,可以设置防火毯或灭火器,并定期进行员工培训。
四、应急响应流程
预案应详细描述应急响应流程,包括初期处置、力量调集、现场指挥等内容。初期处置阶段,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火势蔓延,同时启动火灾报警系统通知其他人员疏散。力量调集阶段,则需按照预案规定的程序调动内部消防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现场指挥过程中,指挥员要保持与各小组的良好沟通,确保各项指令得到严格执行。
五、演练与评估
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定期组织演练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演练内容应涵盖各种可能的情景,如不同部位的火灾、节假日高峰时段的人员密集情况等。每次演练结束后,都应对预案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订完善。
六、附录部分
附录部分通常包含一些必要的图表和参考资料,如建筑平面图、消防设施分布图等。这些资料有助于指挥员快速掌握现场情况,做出正确决策。此外,还应列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便在实际操作中参考使用。
总之,《DB5113T 27-2022 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灭火救援预案编制指南》从多个角度为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提供了详尽的灭火救援预案编制指引,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