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福洪杏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成都市范围内生产的地理标志产品福洪杏。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Fu Hong Aprico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福洪杏》(DB5101T 147—2022)是由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福洪杏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福洪杏的定义、保护范围、种植环境、栽培技术、果实特性以及质量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福洪杏的独特品质和地域特色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定义与保护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福洪杏是以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镇为中心,东至姚渡镇五星村,南至祥福镇明昭路,西至弥牟镇曙光村,北至人和乡红星村为地理界限内的特定区域生产的杏子。这种限定不仅保护了福洪杏的原产地身份,也维护了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二、栽培环境与技术
福洪杏适宜生长在海拔300米至600米之间的丘陵地带,土壤类型为黄壤或棕紫泥土,pH值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标准强调了科学合理的栽植密度,通常每公顷种植不超过150株,并提倡采用自然开心形修剪方式以促进通风透光。此外,还特别提到要重视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保证果实的安全性。
三、果实特性与质量要求
成熟的福洪杏果皮呈橙黄色至金黄色,表面光滑无裂纹,平均单果重应在30克以上。果肉厚实饱满,纤维少且细腻,汁液丰富,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得低于12%。标准还对净度、新鲜度提出了严格要求,即不得含有杂质、霉变果及损伤果,并且包装后的产品应保持良好的外观状态直至销售结束。
四、检验方法与判定规则
为了确保上述各项指标能够准确反映福洪杏的真实情况,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感官检验、理化分析以及微生物检测方法。例如,通过目测检查果实外观是否符合标准描述;利用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浓度;借助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有机酸成分等。同时明确了当某一项指标不合格时如何处理的具体步骤,比如允许复检一次,若仍不符合则判定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五、标志、标签与储存运输
对于已经经过认证并符合本标准要求的福洪杏产品,在其外包装上必须标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字样及其专用标志图案。此外还需标明生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储存条件建议控制温度在0℃至4℃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85%-90%,避免阳光直射。运输过程中需轻装轻卸,防止挤压碰撞造成机械损伤。
综上所述,《地理标志产品 福洪杏》(DB5101T 147—2022)从多个维度全方位地规范了福洪杏的生产加工流程,旨在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的同时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而且有助于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