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中生物滞留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乌鲁木齐市范围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中涉及生物滞留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Bioretention Facilities i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of Urumqi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01T 040-2022《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生物滞留设施技术指南》是针对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在生物滞留设施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对于推动当地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解读:
选址与设计
选址要求:
- 条文内容:生物滞留设施应选择地势相对较低、排水通畅且易于维护的位置。
- 解读: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设施能够有效收集雨水,并便于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选择合适的地点可以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设计参数:
- 条文内容:生物滞留设施的有效储水深度不应小于300mm。
- 解读:有效储水深度的设定是为了保证设施能够在降雨后有足够的空间储存雨水,从而发挥其调蓄功能。同时,这也考虑到了植物根系生长的需求以及防止冻胀等因素的影响。
构造与材料
构造层次:
- 条文内容:生物滞留设施应包括表层种植土、覆盖层、砂滤层、碎石层及防渗层等结构。
- 解读:这种多层次的设计不仅有利于雨水的渗透和净化,还能保护地下水资源不受污染。各层材料的选择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搭配,以达到最佳效果。
材料选择:
- 条文内容:种植土应选用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壤土。
- 解读:适宜的土壤类型有助于植物健康成长,同时也利于雨水的自然过滤过程。因此,在选材时要充分考虑到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施工与验收
施工流程:
- 条文内容:施工前应对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处理;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各层厚度均匀一致。
- 解读:良好的前期准备和规范的操作步骤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每一步骤,才能使最终建成的生物滞留设施符合预期目标。
验收标准:
- 条文内容:竣工后需检查所有部件是否安装到位,并测试其运行状况。
- 解读: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因疏忽而导致后续使用中出现故障。此外,还应对整个系统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确认其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维护管理
日常维护:
- 条文内容:定期清除杂物,保持出水口畅通无阻。
- 解读:日常维护是维持设施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只有经常性地进行清洁保养,才能延长使用寿命,并保障其正常发挥作用。
周期性检查:
- 条文内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查看是否存在损坏迹象。
- 解读:定期的专业检查可以帮助识别潜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从而降低维修成本。
以上是对DB6501T 040-2022《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生物滞留设施技术指南》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信息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