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露地丝瓜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露地丝瓜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pen-field Luffa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露地丝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DB3308/T 131-2022 露地丝瓜生产技术规程》为规范露地丝瓜的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品种选择。规程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这不仅能够提高产量,还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例如,“选择适应本地气候条件且抗逆性强的品种”是确保丝瓜健康生长的基础。
其次,在播种育苗环节,规程强调了适时播种的重要性。“春季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这样的时间安排有助于充分利用春季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促进幼苗快速成长。
再者,田间管理部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并配施适量磷钾肥。”这一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强植株的营养吸收能力。同时,在追肥过程中要注意平衡氮磷钾的比例,避免偏施某一种肥料导致植株徒长或早衰。
另外,病虫害防治也是该规程关注的重点之一。规程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落叶,减少病原菌滋生场所”,这是农业防治的基本要求;而“悬挂黄板诱杀害虫”则属于物理防治的有效手段。
最后,在采收阶段,规程建议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采收期。“果实充分长大且果皮颜色转为深绿色时即可采收”,这样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最大限度地延长供应期。
通过以上对《DB3308/T 131-2022 露地丝瓜生产技术规程》重要条文的解读可以看出,从品种选择到最终收获,每一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遵循这些规定,不仅可以提高丝瓜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