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羽肉鸡无抗养殖的术语和定义、场址选择与布局、种苗选择、饲养管理、饲料与饮水、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及记录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白羽肉鸡无抗养殖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ntibiotic-free Breeding of White-feathered Broil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3673—2022白羽肉鸡无抗养殖技术规范》是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白羽肉鸡的无抗养殖。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控制
- 条文内容:鸡舍内温度应保持在18℃至24℃之间,湿度控制在50%到70%范围内。
- 解读:适宜的温湿度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鸡群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鸡只的采食量和饮水量,进而影响其健康状况。
2. 饲料管理
- 条文内容:禁止使用任何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确保饲料中所有成分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解读:无抗养殖的核心在于避免使用抗生素,这不仅有助于生产更安全的鸡肉产品,还能降低耐药菌株产生的风险。同时,严格把控饲料来源,确保其安全性对于保障鸡群健康至关重要。
3. 免疫接种
- 条文内容:按照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并做好记录。
- 解读:合理的免疫计划能够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降低因病死亡率。详细的记录便于追溯和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可以迅速定位原因并采取措施。
4. 卫生防疫
- 条文内容:定期清洁消毒鸡舍及周边环境,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
- 解读:良好的卫生条件是防止疾病传播的基础。通过科学的消毒方法和严格的访客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病原体进入养殖场的机会。
5. 饲养密度
- 条文内容:每平方米最多容纳12只鸡。
- 解读:适当的饲养密度有利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因拥挤而导致的压力和摩擦伤。合理安排空间还可以促进鸡只活动,增强体质。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白羽肉鸡无抗养殖的基本框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