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密植早丰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品种与授粉树配置、苗木繁育、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梨密植早丰生产的栽培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density and Early-yield Pear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梨密植早丰生产技术规程》(DB21/T 3676—2022)是由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梨树的密植早丰栽培技术。以下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选取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苗木质量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梨树品种的选择应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为原则,并优先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对于苗木质量,要求苗木根系完整无损,主干健壮且无机械损伤,芽体饱满,高度不低于80厘米,地径不少于0.8厘米。这些规定确保了种植初期梨树能够健康生长,提高成活率。
二、园地选择与整地
园地应选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方。在整地过程中,需深耕土壤,深度至少达到40厘米以上,并施足基肥。此外,还应注意合理规划行间距和株间距,通常情况下行距为3米至4米,株距为2米至3米,这样既能保证通风透光,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三、栽植技术要点
栽植时要按照规定的密度挖定植穴,穴深和穴宽均不得小于80厘米。回填时将表土与有机肥混合均匀后先填入穴底,再放入苗木,使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分层填土踏实。栽植深度应略高于原苗圃中的土印,栽后立即浇透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
四、肥水管理措施
施肥方面提倡平衡施肥,即根据梨树不同生长期的需求科学配比氮磷钾肥料。幼龄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进入结果期后则适当增加磷钾肥比例,以利于果实发育。水分管理上要做到适时适量灌溉,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五、病虫害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病虫害发生。例如通过修剪疏花疏果减少病源基数;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成虫;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喷雾处理,但要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六、采收与贮藏运输
当果实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应及时采摘,避免过早或过晚影响品质。采收时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并分级包装。贮藏环境温度宜控制在0℃至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运输过程中注意防震防晒,尽量缩短流通时间,保证新鲜度。
综上所述,《梨密植早丰生产技术规程》从品种选择到采后处理各个环节都提供了详尽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梨树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业者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各项操作,不断优化管理水平,实现优质高效的梨果产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