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管理中场所配置的基本要求、功能区域设置、设施设备配置及标识系统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各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场所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Public Resources Trading Platform Operation and Service Management - Part 2: Site Configu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43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02/T 104.2-2023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运行服务管理 第2部分:场所配置》是厦门市地方标准,为公共资源交易场所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具体指导。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厦门市行政区域内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中涉及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交易活动的场所配置。
2. 术语和定义
-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由政府推动建立,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共享资源,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
- 场所配置:指根据交易类型、规模及业务需求合理规划和设置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所需的物理空间及相关设施设备。
3. 基本要求
- 场所应位于交通便利、易于到达的位置,并具备良好的安全保卫措施。
- 应配备满足日常运行需要的基本办公设备、网络通信设施以及电子化交易系统。
- 必须设立独立的评标区、开标区、候标区等功能分区,并确保各区域之间有物理隔离。
4. 功能分区
- 开标区:需设置足够的座位供投标人参加开标会议使用,并安装监控摄像头全程记录过程。
- 评标区:应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每个评标室至少容纳三人以上评审小组成员,并配备必要的技术支持人员。
- 候标区:为等待进入评标环节的专家预留专用休息场所,同时设有信息显示屏显示当前项目进展情况。
- 档案室:用于存放已完成项目的相关文件资料,要求防火防盗且便于查阅检索。
5. 设施设备
- 所有交易活动均应采用电子招投标方式,因此必须保证稳定的互联网接入条件。
- 在线开标时需准备大屏幕显示器以便于现场监督人员查看实时数据传输情况。
- 设置紧急疏散通道标识牌,并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 管理制度
- 制定详细的场地预约流程,明确申请条件、审核程序及收费标准等内容。
- 对进出人员实行实名登记制度,确保所有参与者身份可追溯。
- 定期检查维护各类硬件设施,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更新。
以上内容基于标准原文进行了提炼概括,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相关规定,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