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慧高速公路建设的总体要求、设计原则、基础设施智能化、交通运行监测与管理、信息服务及保障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新建、改扩建及运营中的智慧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Expressw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3428-2023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指南》是由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批准发布的,旨在为智慧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维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智慧高速公路项目。强调了智慧高速公路应具备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和环保性。明确了智慧高速公路的核心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道路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基础设施要求
1. 感知系统:规定了视频监控、气象监测、交通流量检测等设备的布设密度与精度要求。例如,视频监控摄像机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50米,并需具备夜视功能。
2. 通信网络:建议采用光纤通信为主,无线通信为辅的方式构建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对于关键节点如隧道口、服务区等区域,应确保有冗余的通信链路以保障信息传输的连续性。
数据处理与应用
1. 数据采集与存储:要求所有采集的数据都必须经过加密处理后存入数据库中,且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同时提出了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的具体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清洗率、分析准确率等。
2. 信息发布:强调了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在最短时间内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情报板、手机应用程序等。
安全保障措施
1. 网络安全防护:针对可能存在的网络攻击风险,给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比如定期更新防火墙规则、实施身份认证机制等。
2. 应急响应机制:明确了在面对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流程,要求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运维管理
1. 日常维护:明确了各类型设施设备的检查周期以及维修标准。例如,路面状况评估频率为每季度一次;标志标线磨损情况检查频率为每月一次。
2. 性能评价:提出了基于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来衡量智慧高速服务水平的方法论框架,并给出了相应的量化指标体系。
以上是对《DB22/T 3428-2023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指南》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简要说明。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