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核电厂含硼水中锌和镍浓度的测定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本文件适用于核电厂含硼水中锌和镍浓度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zinc and nickel concentrations in boron-containing water from nuclear power plant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
国际标准分类号: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核电厂运行过程中,含硼水的水质控制至关重要。其中,锌和镍作为常见的金属污染物,可能来源于设备腐蚀、冷却剂添加剂或系统密封材料的磨损。因此,准确测定这些金属元素的浓度对于保障核电厂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TCNEA 079-2023《核电厂含硼水中锌和镍浓度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是当前国内用于该类样品分析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差异,并结合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解读,以帮助检测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
在旧版标准中,样品前处理通常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酸消解方式,即使用硝酸、高氯酸等强酸对样品进行消解,以确保金属元素充分释放到溶液中。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强酸的使用增加了实验操作的危险性;另一方面,某些金属元素(如锌)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相比之下,TCNEA 079-2023在样品前处理方面进行了优化,引入了微波消解技术。该技术通过精确控制温度和压力,提高了消解效率,同时有效减少了酸的用量和挥发损失。特别是对于锌和镍这类易挥发元素,微波消解能够更有效地保留其完整性,从而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此外,新版标准还明确了样品保存条件和运输要求。例如,规定样品应在4℃以下避光保存,并在24小时内完成分析。这有助于防止样品在储存过程中发生氧化或沉淀,避免因环境因素引起的测量偏差。
在实际应用中,检测人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消解条件的选择:根据样品类型和待测元素特性,合理选择消解试剂配比和消解时间,避免过度消解或消解不完全。
2. 仪器校准与质控:定期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校准,确保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同时,应设置空白样、加标回收样等质控措施,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与报告: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包括背景扣除、基线校正等步骤,确保最终报告的科学性和可追溯性。
综上所述,TCNEA 079-2023在样品前处理方法上的改进,不仅提升了分析的准确性,也增强了操作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对于从事核电厂水质监测的技术人员而言,深入理解并正确执行该标准,是保障检测质量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