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的基本原则、抽样要求、检验流程、结果判定和信息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的抽样检验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Food Safety Sampling and Te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4/T 1035-2022《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规范》是常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的流程和要求,确保食品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准确性。以下从标准中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该规范适用于常州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以及企业委托检验等各类抽样检验活动。这意味着无论是在日常监管还是专项检查中,只要涉及食品样品采集与检测,都需遵循此规范。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章节中对一些专业词汇进行了清晰界定。例如,“抽样”被定义为按照既定程序从一批食品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过程;而“检验报告”则是指依据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完成检验后出具的结果文件。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各方理解,避免因概念模糊导致执行偏差。
再者,关于抽样环节的具体操作要求,在第6章中有明确规定:抽样人员应当不少于两人,并出示有效身份证明及任务委托书;所抽取的样品应随机选择且数量足够用于后续分析;同时需要填写详细的抽样单据,包括但不限于样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此外还强调了现场封存样品的重要性,以保证样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另外,对于检验机构而言,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比如要求所有参与检测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证书;使用的仪器设备需定期校准维护;实验室环境条件需符合国家标准;并且每批次样品至少应有一个平行样进行复核测试,确保数据可靠性。
最后,在结果处理方面也做出了具体指示。一旦发现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通知被检单位,并上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必要时还需启动召回程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系统,便于追溯查询历史记录。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规范》通过对抽样前准备、现场实施、实验室检测直至最终结果反馈整个流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定,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在实际工作中务必严格按照本标准执行,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